13501708598
13501708598
在6月28~29日召開的“2019年中國銅加工產業年度大會暨中國(紹興)銅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900余名業內人士聚集一堂,共同交流中國銅加工產業發展經驗和技術創新信息,探討產業發展形勢和熱點問題。
本屆論壇上,智能制造、自主創新、產品特色、綠色發展、產融結合等五個關鍵詞成為了大家熱議的重點,可以從中感受到行業發展的脈搏、現狀和趨勢。
關鍵詞之一: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中國乃至全球制造業發展的總趨勢,是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智能制造的發展也將帶動銅加工產業結構的升級。
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在會上發言時指出,相比其他行業,銅加工行業智能制造的差距較大。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學龍也表示,銅加工流程長、工序多、規格繁雜、產品縱橫交錯,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整體生產連續自動化、智能化的實施。談到我國銅合金智能制造發展的主要趨勢時,他認為,高速度、高精度、高效化將是現代化的銅加工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以增強復合加工、縮短工藝流程,減少生產環節、生產工序和生產輔助過程為目的的集成控制一體化自動化生產線成套設備、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單元,將成為銅加工自動化的主流及未來發展方向。
同時,趙學龍指出,在銅加工智能制造持續遞進、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近終型短流程工藝裝備技術的研發、原輔材料的分類、分選,一致性、穩態化的自動制造技術以及小批量個性化和柔性化的自動調節等等。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設計部部長趙京松也表示,信息化、智能制造是銅加工未來發展方向,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要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以及外部資源,做好前期規劃,標準規范先行、先易后難、科學的分步實施是實現智能化的可行之路。
為推動有色金屬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生產智能化能力,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啟動了《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建設指南》的編制工作。范順科表示,下一階段,加工協會將根據國家智能制造總體部署,分領域制定銅加工行業智能制造規劃方案。
關鍵詞之二: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解決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局面的重要支撐。
但目前我國銅加工產業自主創新仍然偏弱,存在研發和應用脫節的問題。范順科表示,我國銅加工產業自主創新存在追求規模和速度、關注創新不及時、產學研沒有完全融合、上下游協同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
可喜的是,加大自主創新的能力與實力已成為行業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近年來在新合金、加工技術等方面取得了技術突破。寧波興業盛泰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加大了研發力度,開發出一系列高性能銅合金板材,形成了替代進口的趨勢;江西銅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超薄雙光4.5um鋰電池銅箔性能指標領先同行業;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出了真空自耗電弧熔煉生產觸頭材料工藝,完成了銅鉻(含鉻10%~50%)系列銅鉻觸頭材料的工藝開發。
“未來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和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都要依靠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标兾魉谷鹦虏牧瞎煞萦邢薰径麻L王文斌說。
范順科建議企業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重視專利、標準、科技成果、跟蹤前沿技術,推動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中國產品、中國標準“走出去”。
關鍵詞之三:進口替代
高性能銅合金材料產品位于我國新材料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重點產品之列,根據國家“十三五”戰略材料發展目標,到“十三五”末,我國經濟發展急需的百余種關鍵戰略材料應全面實現國產化,關鍵戰略材料綜合保障能力超過70%。
盡管2018年我國銅加工材產量占世界比重超過60%,近年來進出口差額也在逐漸減少,但從產品進出口結構來看,許多高端產品仍主要依賴進口。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從歐美、日本和韓國進口的高端銅板帶達12000噸以上。
航天電連接器專家楊奮為表示,盡管某些重點型號用電連接器已國產化,但生產高可靠電連接器關鍵零件所需的高彈性金屬材料等仍依賴進口。
作為一名曾致力于導彈、火箭等航天金屬材料國產化研究的老專家,看到許多關鍵零件材料都依賴進口十分揪心。楊奮為強調,關鍵基礎材料和芯片一樣是國家核心技術,是一個國家具有強大實力的象征。強國必須從關鍵基礎材料抓起,它是一項耗資巨大、見效慢,但意義不亞于飛船、商飛、高鐵的國家系統工程。
在目前的環境形勢下,實現替代進口不僅將助力國內產業升級,對國防建設也具有戰略意義。“從2018年起,我們要在3~5年內,全面替代進口。”范順科表示。
關鍵詞之四:綠色發展
環境保護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寧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也體現了國家對于環境保護的決心和力度。而綠色發展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推進與落實,企業環保及節能減排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
“環保和安全生產是硬約束,是紅線?!狈俄樋铺嵝哑髽I當發展與環保出現沖突時,必須將環保放在首位。他建議行業企業加快研究先進的節能、減排和降耗技術,提升“三廢”治理和工業固廢的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廣采用綠色能源,生產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廠,形成綠色工業園和產業鏈。
關鍵詞之五:產融結合
銅是基本金屬中金融屬性最強的產品,隨著國內資本市場持續開放,國內企業并購、“走出去”的增加,有色金屬行業產融結合的程度也在不斷深化。
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了上期標準倉單交易平臺,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期現結合、倉單換串、期現套利、地區套利、品牌套利、基差交易、拓展購銷渠道、倉單融資等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上海期貨交易所大宗商品部總監助理蔣曉全博士就標準倉單交易平臺的主要功能進行了介紹。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凈庫存管理部部長斯挺如在會上分享了該公司在利用套期保值規避、防范風險方面的經驗。安徽楚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剛則在會上介紹了楚江新材在通過資本運作進行并購重組方面的經驗。
王剛指出,隨著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以及產業發展速度的不斷加速,投資規模體量會越來越大,銅加工企業如果不依靠資本市場只靠積累的話,會很難做大。
范順科表示,銅加工企業應用好期貨工具,做好套期保值。有條件的企業應積極謀劃上市,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實現企業增值、財富增值、資產增值、品牌增值。而上市公司則要加大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力度,充分發揮銅兼有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的特點,把銅產品作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的載體,加強資本的流動性,促進資產增值,防止資金鏈斷裂。
電話:86-021-33713953
86-021-3371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