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1708598
13501708598
觀點綜合
1.站在目前的鋅礦價格看遠期,在未來 0.5%-1%的中性消費下,遠期資源仍舊過剩,因而鋅價需要進一步下跌將過剩出清。
2.下跌過程中,引發礦與冶煉之間利潤的重新分配(TC 開始走低),從而調節鋅錠過剩兌現的進度,在此,需警惕鋅錠低庫存的問題。
3.考慮到更遠期:2020 年-2021 年后,礦與冶煉投產項目并不多,會不會出現消費急速好轉從而引起供需錯配?
4.通過對消費密度與人口基數,我們發現近三四年供需錯配較為困難。
5.一點遐想:通過下跌擠掉大部分過剩之后,供應端與消費維持長時間的匹配。
一、近幾年的有色明星品種
在過去的三年中,鋅當之無愧的是有色品種中耀眼的明星,自 2016 年至今,鋅的價格波動遙遙領先于周邊金屬,不僅如此,市場參與度也明顯高于周邊金屬,在持倉量和成交量方面,幾乎接近黑色系品種。
二、鋅價包含的各方利潤
當我們重新審視鋅價時,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購買一噸鋅錠,所支付的費用是否都落于冶煉廠手中,冶煉的利潤是否能夠代表供應的利潤。答案是否定的:按照目前鋅價及鋅礦價格核算,一噸鋅的價格中 63%歸屬礦山,37%歸屬冶煉廠。從這個角度看,鋅價實際上更多的反應的是鋅礦的價格(鋅礦的利潤)。
縱觀過去數十年,供應端各自的利潤情況:采選業在大部分時間內都能實現盈利,盈利節奏持久而平和;而鋅冶煉環節由于冶煉廠建設周期的原因,盈利節奏呈現脈沖式的,兌現盈利快,但維持時間短。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礦山端實際上是整個供應環節的利潤蓄水池。
那么,鋅價自高點已經數月的回調,站在現有的價格,礦山和冶煉分別處于歷史中的哪個位置?與歷史時期比較,目前的鋅礦價格實際上已經告別最高峰值了,回落至 2016年的水平;而冶煉環節留存的利潤卻相當可觀,目前仍舊處于近十年的利潤高峰時期。考慮到,鋅價目前的下跌正由礦端全力承擔,令冶煉得以保存豐厚的利潤;因而下半年冶煉繼續保持高開工水平,也可能令 TC 出現下調。
三、長周期中鋅價的驅動因素
由于需要對遠期的鋅市場做出分析,那么就需要對長周期下鋅價波動的驅動力進行分析。回顧鋅市場過去三十年,我們發現,鋅價在大部分時間內都處于區間震蕩,過往的三十年中,鋅價大級別的波動僅有兩次:一次是 2008 年之前,另一次便是最近的 2016 年。
站在歷史的高度看,過去兩次鋅價的大幅波動,第一次,2008 年前,鋅價得益于消費的高速增長,供應跟進緩慢造成深度短缺;而第二次,2016 年至今,則是供應的大幅削減,造成平衡表扭曲,并不是消費所致。
扭轉平衡的主導變量實際上是消費,消費決定了需要的供應量以及滿足供應量生產所需的價格(利潤)。因而,需要對短期、長期的消費進行展望。
1.平衡主導消費
中國的消費占到全球鋅消費的半壁江山,而且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的鋅消費都無法跟中國相提并論。首先,看 2019 年中國鋅消費情況,由于中國單體占到全球鋅消費的一半,因而中國鋅消費的狀態直接改變全球的增速。鋅的消費分布廣泛,以工業用途為主,多集中于房地產、基建、汽車等行業。
從今年上半年的消費趨勢看,汽車和地產類領域表現較差;基建在橫向比較中,增長趨勢還可以。此外,家電在上半年產量也錄得相對良好的增速。但是,家電的問題在于,出口去到美國的量級較大。而且,通過對白家電大類稅則號的逐條查驗,目前大類白家電均在 2000 億美元的征稅清單中。根據每臺白家電耗鋅量的折算,將有 4%的鋅消費在加征關稅的稅則號之中。因此,赴美家電出口的影響程度將直接作用于鋅消費。
從終端看,實際上目前的各行業已是較為低迷的增速了,因而按照目前累積增速匡算,下半年實際庫存積累并不多;由于目前顯性庫存還是歷史低水平,疊加下半年并沒有大幅的鋅錠過剩,從而低庫存問題將繼續擾動市場。
2.遠期市場—供應
雖然鋅價已從最高點下滑,但目前的鋅礦和鋅冶煉均還有利潤留存,因而未來三四年的長周期中,仍有計劃擴建的礦山和冶煉項目。從量級上比較,礦山未來四年擴建的項目量級較大,而冶煉實際上逐年的增量相當小。從礦與冶煉的對比看,未來四年鋅精礦還是會比冶煉要更加寬松,從而預計未來幾年加工費(TC)也將保持有利于冶煉的狀態。
鑒于我們對未來鋅消費保持較為謹慎的預期,未來三四年鋅消費將保持持平、或 1%的消費略有增長。因此,在這個微薄的增速下,鋅礦-鋅消費仍有較明顯的過剩,因而需要鋅價(鋅礦價格)進一步下挫從而擠出過剩。
從鋅礦的成本角度看,2%的產能對應的鋅價在 2500 美元;8%的產能所對應 2200 美元,而 9%的產能則對應 2000 美元。因而,基于我們對遠期消費增速的預估,鋅價中長期需要跌至 2200-2000 美元方能達到市場平衡。
3.遠期消費—消費新起飛的可能性
對于遠期的鋅消費,我們是基于目前的增速水平和宏觀預估來做的預期。那么,會不會在未來三四年看到新一輪的消費起飛?
較為困難。首先,中國是消費的引擎,然而站在中國消費密度的角度看,無論是從人均耗鋅還是每 GDP 耗鋅的角度看,中國目前的耗鋅水平已經是達到/非常接近發達國家的耗鋅密度。因而很難指望中國消費質的改善從而推進鋅消費的飛躍。
另一方面,我們發現印度、巴西這類擁有人口數高、工業制造增長良好的國家還是有較大的耗鋅提升空間。回顧過去二十年,中國在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人均好鋅量提升的進程和耗時,來類比新興經濟體需要多久可能推進新一輪的消費增長。
我們發現,中國耗時近 20 年,才達到發達國家的鋅消費密度;而幾乎是前 10 年的時間用來加速增長。從這個角度看,新興世界通過推進工業化和現代化來推進全球鋅消費再一次起飛,需要等待更久的時間。
綜上,當鋅價通過下跌令過剩產能出清以后,由于消費的下一輪啟動在未來三四年難以見到,需要等待更長時間,因而出清過剩之后,鋅市場或許會在較長的時間內維持供應與需求的平衡,價格波動也較小。
來源:期貨瑞享薈
電話:86-021-33713953
86-021-33713963